发布时间:2018-06-22 | 浏览次数:2305
爱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只不过爱的内容各有不同。成人对爱的理解,关注点聚焦在爱情上;儿童对爱的理解聚焦在安全感和保护上;老人的聚焦点在安慰和照顾之中。我们知道爱在一生中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
案例1:有个孩子突然摔了一跤
A、父母说:“摔了吧? 我让你这么动了吗? 你知不知道这样会摔坏的?”这是爱吗?
B、当他摔倒了,父母用这样的方式对他,“宝贝,妈妈知道你想跳下去,对吗?可是这样有点危险,我们可以从更低一点的地方来跳。”这是不是爱?
语言解析:
A:不是爱,是父母的恐惧。父母恐惧孩子会出问题,导致父母把恐惧释放到孩子身上。把自己的恐惧,自己的担心,自己的烦恼压在孩子身上。
B:是爱,父母没有把自己的恐惧给他。我们要给爱正名,正名就是爱就是爱,骂就是骂,恐惧就是恐惧。
案例2:我们走到马路上,孩子累了,要妈妈抱。
父母说:“你的腿呢? 你的腿长到哪里去了? ”这不是爱。
如果父母累了,孩子也累了,那父母就跟孩子协商,“妈妈抱你一会儿,你自己走一会儿,好吗?”这是不是爱,是爱。
案例3:如果一个孩子在哭,我们经常会怎么说呢?
父母说:“你哭什么呢? 哭顶用吗?”这是爱吗?不是。
换个模式来说,“妈妈知道你很伤心,很沮丧,你想哭就哭吧,哭一会儿可能会好受一点”。这才是爱。
导师分析:孙瑞雪
如果你的孩子在这种爱的语言中长大,他也会去爱别人,会有爱心,会很自强,智商也很高。凡是得到爱的孩子,他内心平静,头脑会自动地发展智能,就不会出问题。所以爱应该是什么? 爱应该是这样子,拉着孩子的手,蹲下来对孩子说,“妈妈非常地爱你,但是那个事情不能那样做,你明白吗?”这是爱,告诉孩子我很爱你,只是那件事情不可以做。我们让孩子永远知道他是被爱的。
身体不仅仅是透过语言给人信息,它还通过行为和姿态给人信息。
比如:在幼儿园里有一条规则,不可以打扰别人。如果孩子受到了打扰,可以要求对方向自己道歉。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勇气和力量要求对方道歉,这时候你怎么做?
你有没有在他痛苦的时候把他挽过来,在他胆小的时候,你带着他说:“请你向我道歉!”孩子会怯生生地说:“请你向我道歉……” 你再接着鼓励他:“说得好极了,我们声音再大一点,你有权利要求别人道歉。”这是不是爱?是的,你给予他一种面对问题的力量,这就是爱。
导师分析:孙瑞雪
请感受一下,假如一个人对你没有任何要求,他对你说:“我爱你,无论怎么样我都爱你。”你会有什么感觉?你有没有发现,当你获得了这个肯定的时候,你会觉得财富并不那么重要。你会觉得你能够非常好的立足,你不再害怕。获得爱的孩子就是这样,他可以空无一文地走向社会,因为他有一个财富,已经完全地储存在他的血液里,就是他的父母给予他的爱,这是父母能给孩子的财富。这意味着,爱,完全源于父母,而不源于父母拥有什么地位,不源于父母拥有多少金钱,而源于爸爸妈妈有多爱孩子!所以,身为父母,不要只考虑现在多挣钱,孩子以后就好了。他现在需要的就是爱,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