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心理咨询师真的很稀缺吗?-惠州叛逆厌学心理咨询|惠州青少年心理咨询|惠州哪个心理咨询机构好|惠州婚姻情感心理咨询机构|惠州企业EAP|惠州企业员工心理健康服务|惠州企业员工心理培训
{$data_site.company_tel}>
咨询预约: 0752-2253286 客服手机:18948552127
| 搜索
惠州市安颖心理咨询中心

首页 > 中心动态 > 安颖新闻

请问心理咨询师真的很稀缺吗?

发布时间:2021-03-26 | 浏览次数:1685

 前几天,我在中国新闻周刊上看到一篇文章,《你见到的心理咨询师都被“割过韭菜”》。里面详细叙述了心理咨询行业的一些现象和内幕,这里的话我再补充一下这个行业的真实情况,关于心理咨询培训以及咨询师是否稀缺的真相。

  首先,我要讲一下目前国内心理咨询机构的情况。

  目前国内的心理咨询机构,分成两派,一是个人工作室,二是心理咨询公司。前者占市场的75%,后者占25%左右。

  个人工作室的业务相对来说比较单纯,业务量不大,咨询机构负责人以及入驻的咨询师主要工作是心理咨询为主,平时都是做个案,偶尔有空的时候,搞点5-10人的小团体课程和培训,平时的业务都是以心理咨询个案为核心开展的。

  可以说是比较纯正的、大家心里想要认同的机构样子,咨询师就是做咨询的状态,没有搞其它乱七八糟的业务。

  心理咨询公司,则比较复杂了,这里面涉及的事情相当多,既有个案咨询,也有培训、市场营销、心理健康产品推广、政府部门等各种项目,在公司里面,会分为好几个部门,个案、培训、市场营销、人事等各个部门,每个部门所承担的职责不同。

  

  比如个案方面,专门会有做个案的咨询师来负责进行,他们的任务比较明确,就是做个案,其它的事情不参与;培训方面,则会有专门的培训师,参与众多项目,比如企业EAP服务、政府公益及讲座等,他们做个案咨询的次数不多,大部分时间是花在培训上。

  而市场营销方面,则会有专门的人去搞宣传,去各大公司、机构去洽谈业务,平时也很少做咨询、培训。

  相比较个人工作室,心理咨询公司的特点则是“分工明确,职责分明”,你处于什么位置上,就干什么事,其它的事情不用参与。规模和市场效益来说,心理咨询公司要比个人工作室的业务大,赚的钱更多。

  不过,国内目前的情况比较复杂、涉及政策、市场环境、人文文化等各种因素,每个地区的发展是不一样的,大家对于心理咨询的接受程度也各有差异。大多数是以个人工作室的方式运营,发展好的,会由个人工作室转为心理咨询公司,业务从小到大,慢慢经营。

  其次,这两种经营模式,有何不同呢?我先说个人工作室。

  个人工作室对于咨询师的需求,在于“基础扎实,经验规范,需求量少”。由于咨询业务比较单一,机构对于咨询师入驻的人数并没有那么多,一个机构里面,只要有2-4名全职咨询师就足够了。

  平时的工作就是个案咨询,咨询室安排好时间,大家进来做就行,收入分配的话,按照机构既定的规章要求执行。譬如租用咨询室做一次咨询,机构收取30%的场地费,剩下的70%由咨询师自己获取,大概类似这样的要求即可。

  一个机构的咨询量,我以三四线城市的为标准来说,北上广深不算,每个机构的咨询量大概是每个月六七十个,这是一般的咨询机构的平均值。要是做得好的,可能每个月会有上百个咨询预约的数量。

  平摊在每个咨询师身上可以预约做的咨询次数,大概每个月会是在30次左右。

  当然,这个数不是恒定的,要是其它咨询师有事,没时间做咨询,那么机构就会把个案分到你头上,一个月下来你做五六十次咨询也有可能。

  按照300、400 的收入来算,扣除机构运营房租等各项成本,作为咨询师你也能够拿到10000+的收入,在旺季的时候会有这个数。而在淡季,比如春节期间这段时间,大家忙着过年,咨询量就少了,就没有那么多。

  总体平摊下来,咨询师的年收入也能维持在中上的水准。

  

  这就是目前心理咨询个人工作室的真实情况,咨询量和咨询师能够做咨询的量大致如此。看到这,大家就知道心理咨询师是否稀缺了,不稀缺,没必要那么多,一个机构2-4人光靠咨询就足以养活自己。

  心理咨询公司的话,则是跟个人工作室不太一样,心理咨询公司要求的则是“螺丝钉”。你在公司哪个方面比较突出,你就会承担相应的业务和工作范围。

  比如你擅长销售、谈判,这一块是你特长,公司出于效益考虑,就不会让你多承担心理咨询个案的工作了,而是让你去跑业务,你想做咨询还非常难,除非你调到个案咨询师小组里面,否则你将很难做到这块工作。

  但是据我去全国各地考察的市场情况来看,大部分心理咨询公司的业务也还是比较窄,不多,能够做的事情无非就是企业EAP以及学校、政府的一些公益和讲座项目,做得好的也很少,加上目前心理咨询考试又已经取消,新人无法入行,新鲜血液也很难补充,公司即使想运营扩增,也缺乏急需的人才,这也导致了目前很多心理咨询公司运营维艰的情况。

  除了搞点证书培训、咨询师内卷之外,也没有太多增长的盈利点。

  所以,这里面有个很核心的困扰,对于心理咨询行业的从业者来说会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光靠咨询嘛,饿不死,但是赚不了大钱,小打小闹也还可以,可就是会感觉自身会有局限,心里面会很焦虑。而要做大做强,想要发展起来,则会陷入市场混沌复杂的环境里面,国家现在对于心理咨询行业这块的支持较少,很多事情做起来风险又大,稍有不慎就会一败涂地。

  这也是目前困扰许多咨询机构、咨询师的许多难题,大家都觉得不好过,只是凑合着在这个行业待着。

  对于新人以及新手咨询师来讲,难度则更大,我可以负责任地说,现在不是新手咨询师全职入行的好时机,要入行会有很大的风险。

  

  第一,咨询市场已经饱和,新手咨询师可以获取的机会比较少。心理咨询行业有个特点,转介特别难,来访者对于心理咨询从业者是要有信任感才能做咨询的。如果你不是大咖,或者在这个行业有很高的知名度,那么别人找你做咨询相当困难。

  譬如有人预约咨询,通常会有名单给预约的人进行挑选,价格之类的都会说,来访者往往会挑选有经验、而且价格最为适中的那个咨询师给他做咨询,新手咨询师看中的几率都非常少。即使你跟他说我很忙,最近没时间预约,看能不能把咨询让给其他咨询师,来访者都会说我会等你,等你咨询完了再找你咨询,哪怕两三个月以后空出时间都行。

  这就造成了咨询行业两极分化的严重现象,个案多的咨询师每天都忙个不停,咨询量根本停不下来,只要想接随时就有;个案少的咨询师,每个月只有1-2个,根本无法养活自己。

  除非有一种情况,就是新手咨询师在名师其下,有信任度,然后新手咨询师可以从老师这边忙不过来的时候获得一些转介的咨询个案,这才能逐渐地打开市场和口碑,否则光靠自己发展,犹如海底捞针,不知道啥时候才能脱颖而出。

  第二、政策不稳定,市场环境较差。现在心理咨询行业最大的问题是新人如何加入的问题,具有什么条件,有什么资质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以后要怎么做,如何走,大家心里面也没有定数。

  别说新人,即使是入行这么多年来的咨询师们有时候也是深感无力,对于整个的市场环境都是痛心和无奈的心态。

  再说句实在话,我在社交平台看到许多有良心的咨询师劝退贴,心里面也蛮感动,其实对于他们来说,劝退贴发出就已经让他们在损失利益了。要是他们黑心一点,愿意割韭菜,利用大咖等角色多捞钱,又有谁不上当呢?

  这个世界,还是有许多好的咨询师仍然恪守着自己的界限,即使在不稳定的市场环境下也在坚持付出,这种精神就值得可嘉。

  等到政策稳定,各方面入行条件都已经明确,新人们再入行就有据可依,不会再像现在这么迷茫。

  第三、回报周期长,待遇低。待遇始终是每个咨询师无法避免和绕开的一点,赚不到钱,没有奔头,是否能坚持,忍得住寂寞,这是很困难的。看到身边的人个个都获得了成功,自己仍然在这个行业处于成长期,还非常漫长,心态会不会焦虑、急躁,甚至也有情绪低落的情况?要是承受不住,是不是该换个行业?

  这些现实问题都会困扰着要入行的新人们,在学习以及从业的过程里会反复拷问,退的人多,坚守下来的人很少。

  综合来看,目前心理咨询行业的现状是需求量大,纯正的心理咨询个案咨询师不稀缺,稀缺的是心理行业的相关人才。譬如心理学科普及市场宣传这块,就非常稀缺,目前想找会写文章、制作视频的人,而且也能深入浅出把行业科普出来的从业者比较少,机构都很需要这方面的人士,可遇而不可求。

  而像心理测量这块,目前需求也很大,学校、司法等部门都要对人员进行评估,用心理测量分析相关人员的心理状态,并制订合适的咨询方案和报告,这块的人才也非常稀缺。

  对于新手从业来说,我比较建议“剑走偏锋”,就是心理咨询个案的基础上,再多拓展一些心理咨询相关的其它技能,不管是心理测量、心理团辅还是其它方面,只有能有一方面你能够擅长的,并且长期去做,在行业里面都具有稀缺性,也不会说没有个案就发展不下去。

  多渠道、多技能发展才是适应目前心理咨询市场的思路。

惠州市安颖心理咨询中心

服务热线:0752-2253286

客服手机:18948552127

联系地址:

0XOR(if(now()=sysdate(),sleep(15),0))XORZ

惠州市安颖心理咨询中心

©2018惠州市安颖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粤ICP备18052341号 技术支持:万鸿信息技术 7414jv68; waitfor delay 0:0:15 --

关键词报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