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就像过山车|躁郁症的两极人生-惠州叛逆厌学心理咨询|惠州青少年心理咨询|惠州哪个心理咨询机构好|惠州婚姻情感心理咨询机构|惠州企业EAP|惠州企业员工心理健康服务|惠州企业员工心理培训
{$data_site.company_tel}>
咨询预约: 0752-2253286 客服手机:18948552127
| 搜索
惠州市安颖心理咨询中心

首页 > 安颖EAP > 安颖EAP

情绪就像过山车|躁郁症的两极人生

发布时间:2021-04-09 | 浏览次数:2455

每年的3月30日是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双相情感障碍也是我们俗称的「躁郁症」,因为梵高等艺术家得过这种疾病,该病也被一些媒体称为“天才病”


这种称谓给躁郁症添上了一丝浪漫和智慧的色彩,但却鲜有人真正了解这种疾病的痛苦


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关于躁郁症的全面解析


通过阅读,你可以了解到:



“得了躁郁症是种什么感受?”


“双相障碍的症状有哪些?”


“为何会出现双相障碍?”


“自救或助人,我们可以怎么做?”


微信图片_10.png

得了躁郁症是种什么感受?


一瞬间从云端跌落,从对世界充满希望到生无可恋;又在一瞬间仿佛被天使亲吻了脸颊,压抑一扫而光,嗨到飞起。


这就是对躁郁症患者感受的简单描述,这里有些案例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这种感受


“苏苏”是名护士,还在学校上学时,她就曾出现莫名的情绪低落,不说话,说自己浑身都是病,治不好了,活在世上一点意思都没有,还多次以各种方式自杀(服安眠药、开煤气、割手腕)。到医院经抗抑郁治疗后缓解


一年后又没有明显诱因出现亢奋,表现为行为轻率,爱发脾气;经常说自己很漂亮,有多人看中她、追求她;认为自己能力很强,可以当领导;乱花钱买一些无用或昂贵的东西;夜间睡眠差,有时整夜不眠。经住院以抗躁狂治疗后缓解


微信图片_1.jpg

出院后病情一直很稳定,并恋爱结婚。但她在怀孕后出现情绪低落,又多次出现自杀行为,反复诉说别人对自己不好,婆婆虐待,丈夫不关心,不如死了算了。


在其生完孩子后又出现兴奋,讲话滔滔不绝,爱发脾气,经常与周围人因一些小事争吵,乱花钱买东西


其实躁郁症,更专业的说法是「双相障碍」,“双相”就是指躁狂和抑郁这两种彼此对立的状态。


患者在某一时间段会被两种状态中的一种主导,并且在这两种状态中循环转变。正如上文中苏苏的病例那样,患者可能先有抑郁发作,然后变得正常,随后出现躁狂发作,又变得正常,反复循环无法好转。


听起来似乎很过瘾,就好像坐在一个跷跷板上,一端是火一样的激情,一端是冰一样的死寂。但对躁郁症患者来说,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跷跷板的一端会翘起,也不知道自己该怎样保持跷跷板的平衡,当接触到寒冷的那一端时,他们可能就会选择死亡

视频来源:精神卫生686(Mental_Health_686)


Kay Redfield Jamison在其著作《生命逝如斯:揭开自杀的谜题》中记录下了这种痛苦:


“跟许多患上躁郁症的人一样,我第一次觉得精神的痛苦已经达到无法忍受的地步,唯一的解决方式就是结束自己的生命……


高中时,有好几次,我每天都在想着要不要自杀,以及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以什么方式自杀……


那一时期,我仿佛落入了沉沉的暗夜之中——对我来说,每件事似乎都很滑稽但却必须要忍受;像是一片空白,让人们可以把自己的生活伪装出最好的一面


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忧郁的心情一层又一层地减轻,自杀对我来说,又变成了遥不可及的事。”


微信图片_22.png

双相障碍的症状有哪些?



躁狂的症状有:


①自尊心膨胀或夸大

②睡眠的需求减少(如每天睡3小时就觉得够了)

③比平时更健谈或控制不住一直想讲话

④意念飘忽或自己觉得思维奔逸(如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还诙谐幽默)

⑤注意力太容易被无关紧要的外界刺激所吸引

⑥活动增多(无论有没有目的性)

⑦过度地参与那些可能结果痛苦的活动(如无节制的购物、轻率的性行为、愚蠢的商业投资)




抑郁的症状有:



①感到悲伤、空虚、无望,或者被他人观察到经常哭泣

②对几乎所有活动都没什么兴趣,或觉得不好玩

③在未节食的情况下体重明显减轻或增加,食欲一直在减退或增加。

④失眠或睡眠过多

⑤被他人观察到经常坐立不安或是反应迟钝

⑥经常感到疲劳或精力不足

⑦感到自己没有价值,过分地、不适当地感到内疚

⑧思考能力减退或注意力不能集中,或犹豫不决

⑨反复出现死亡的想法(而不仅仅是恐惧死亡),反复出现没有具体计划的自杀意念,或有某种自杀企图,或有某种实施自杀的特定计划。


双相I型 VS 双相II型


双相障碍还会根据躁狂的轻重来区分I型和II型。


「双相I型」=躁狂+重度抑郁

「双相II型」=轻躁狂+重度抑郁


简单来说,轻躁狂相比躁狂对患者的影响稍弱一些,发作时患者的社会交往或工作能力会受到损害,但还没有到必须住院治疗的程度。而躁狂发作时,患者的社交或职业功能都受到了重大的损害,或必须住院来防止伤害自己或他人,有时甚至会存在幻觉、妄想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II型比I型患者情绪的切换更迅速,且有着更高的自杀倾向。他们往往在轻躁狂期的感觉特别良好,创造力增加、有活力、有幸福感,从而耽误了治疗时机。


微信图片_3.jpg


微信图片_4.png

为何会出现双相障碍?


双相障碍并没有一个特定的病因,但现阶段的各项研究表明,「遗传」可能是其中很关键的因素


父母无双相障碍的孩子患病风险为0-2%,而父母有双相障碍的孩子患病风险为4%-15%。其中百分比之差可以很清楚地看出遗传对孩子的影响之大。


其次,「环境」也可能是另一类重要的病因。


例如在生活中是否受过强烈的刺激(尤其家庭成员的自杀);睡眠质量是否一直不佳(尤其熟睡时容易被惊醒);青少年期的照顾者是否情绪不稳定,经常用有敌意的语气进行指责和批评……


遗传与环境,两者息息相关又影响深远。


微信图片_5.png


其他相关研究

① 双相障碍发病率在成人中约为0.8%-1.6%,也就是100人中平均有1人左右会得病。

② 双相障碍常发生于儿童晚期或青春早期,平均发病年龄为20岁左右。

③ 双相障碍的病程较短但发作频繁,超过50%的病人发作次数为4次或更多。

④ 双相障碍在两性间没有区别,也就是说男性和女性有同样的概率得病。

⑤ 双相障碍者往往还会存在多种精神卫生问题,像焦虑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甚至物质滥用等。


微信图片_6.png

自救或助人,我们可以怎么做?


总体而言,对于双相障碍的治疗,首先肯定是要强调控制症状,因为在严重抑郁期的患者自杀和自残的危险,所以会运用医学手段,包括药物治疗、适当的监护和必要时的住院治疗


在病情较为稳定后,再积极帮助患者恢复社交和职业等能力,并通过适当的心理治疗和药物维持治疗,使得复发的程度减低到最低。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患者家属进行科普也是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双相障碍症状的进一步了解,知道患者的脆弱之处,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有效的帮助,都有利于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


微信图片_7.png


自救指南


如果你看完这篇文章,怀疑自己有双相障碍的倾向,请不要犹豫,立即前往医院的心理门诊进行诊断(最好由家人陪同)。


如果你被确诊是一名双相障碍者,建议你:

① 按时吃药、按时吃药、按时吃药!

药物治疗是上文所说控制症状的关键要素,因此非常重要。在一开始,无论抑郁期还是躁狂期都药不能停,尤其躁狂期可能自我感觉非常良好,但这种亢奋的表现只是掩饰“失望”的另一种方式,一不留神就会又滑入深渊。


②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你可以设立一个有规律的生活计划,如按时睡觉、定期锻炼、健康饮食、经常做放松或正念,让自己有一种“可控感”。需要服药的话,最好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服药,这样可以帮助身体维持稳定,避免副作用的产生。


③ 获取他人的有效帮助

生病时,需要他人的帮助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你可以坦诚地对亲密家人或朋友说出自己的需求,你可以加入团体互助小组,和有相似经历的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心得,你也可以找一位心理治疗师倾诉倾诉,这都有利于你获得“支持感”,增加面对病魔的力量和信心。


微信图片_8.jpg


助人指南


如果你是双相障碍者的家属或朋友,建议你:


① 监督TA谨遵医嘱

同上所述,如果TA独自一人不愿或无法很好地遵医嘱,这时候就需要你的监督和指导(尤其对儿童和老年人)。看着TA把药吃下去,陪着TA定期去医院复诊,提醒TA作息要有规律,一点点的改变和坚持终会积少成多。


② 保持持续的耐心和关注

由于双相障碍具有高复发率,患病期和稳定期也是持续切换的,你需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去陪伴TA,告诉TA“无论发生什么,我都在这儿”。用不批判、不评价的方式多和TA进行沟通,试着分享你的感受。要知道,及时的社会支持对病情的稳定有很大帮助。


③ 留意TA情绪转换时的触发点

大多数人在躁狂和抑郁相互转换前是有一定征兆的,如有典型行为的产生,或容易被某些压力事件激发。你可以试着和TA谈一谈,留意其情绪转换时的触发点,这样在下一次转换开始前,你可以帮助TA有所准备。


最后,希望这篇文章能让你有一点点收获。如果身边遇到了这样的人,也能正确地理解和帮助他们


微信图片_9.png


参考资料:

DSM-5,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案头参考书),P55-64

钱铭怡,变态心理学,P138、147、167


安颖智慧心理公众号二维码(缩小版).jpg


惠州市安颖心理咨询中心

服务热线:0752-2253286

客服手机:18948552127

联系地址:

惠州市江北凯宾斯基写字楼B座1905(毗邻市政府,佳兆业,德赛大厦)

惠州市安颖心理咨询中心

©2018惠州市安颖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粤ICP备18052341号 技术支持:万鸿信息技术 .

关键词报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