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1-11 | 浏览次数:1086
现在对孩子的教育提倡的是“家校共育”,其核心就是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和沟通,及时掌握孩子的最新动态,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正确引导,让孩子健康成长。惠州心理咨询
学校与家庭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学校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容错的、安全的、社会化的场所,而家庭需要为孩子提供一个个性化的发展场所。
人生而不同,孔子讲“因材施教”,就是说我们的家长和老师一定要充分的了解孩子,根据不同孩子的“先天智能优势”,再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
但很显然,关于这部分就目前而言,大部分需要家庭来做更多的工作。
a、评价体系过于单一
历来对学生,成绩最重,不仅老师、家长及孩子也会这样认为。
当一名学生的成绩较好,那在学校里的评价就较高,自信心就比较高;当一名学生的成绩较低,那在学校里的评价相对就较低,自信心也就会降低。
评价本身不是问题,问题是评价的标准过于单一。
除了学习的能力,还有关心他人的能力,科学创造的能力,体育运动的能力,文艺表演的能力,综合统筹的能力,合作互动的能力等等。
当学校无法给孩子予认可与支持,家长就需要给予孩子这部分的认可与支持。
b、做孩子的支持者,让家成为孩子最坚实的后盾
一个人只有有了坚实的后盾,才能一往直前,义无反顾,孩子亦是如此。
当孩子有了麻烦、困扰或更严重的问题来找你,一定是出于信任家长,这时一定要不斥责、不嘲讽、不斥责,积极的和孩子一起寻找解决的办法,帮孩子度过难关。
我深深地明白,做一名孩子的支持者,让家成为孩子坚实的后盾,要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但我愿意为之努力,相信你也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