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2-06 | 浏览次数:1065
前段时间,传来一个噩耗,高以翔录制节目的时候突然晕倒,紧急送医之后,抢救无效死亡。
高以翔是一个我很喜欢的男明星,在我青年的时候就看过他很多作品,第一次见他的时候就感觉惊为天人,一米九五的身高,加上帅气硬朗的脸庞,让人在人群中一下子就注意到了他。
他演过很多戏,《遇见王沥川》、《爱情魔发师》、《女人不坏》、《桃花小妹》、《胜女的代价》......而这些戏,都是陪伴着度过我们的青春。
因为我也是个子比较高,那个时候的穿衣打扮都受到了他很多的影响,他才35岁,忽然之间就离开了我们,说真的,我接受不了。
很多时候,我们根本没有意识到,看一个人的一次电影,一场综艺,竟然会是人生中的最后一次。
直到某个突发性的消息出现在你眼前,我们才会明白,有些人,不是说了“再见”,就一定还会再见。
接着,歌手张咪在微博上面发了一篇自己确诊癌症晚期的长文,上了微博热搜的头条。
依稀记得她是那个在90年代唱《奉献》、《我爱你中国》、《友谊地久天长》的红遍大江南北的女歌手。
她在微博里面的一段话很触动我:
以前从未想过“癌症晚期”这四个字会和自己有所关联,甚至拿到确诊报告时,都无法相信眼前的白纸黑字是真的……
因为触及到生死的命题,我突然对“向死而生”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感悟,生命的存在本身是走向“死亡”,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积极追求生活的多彩。
在不停地化疗放疗中,我仿佛坠入痛苦的深渊,掉发、眩晕、呕吐 等等,让我痛不欲生,但医生、家人、朋友的鼓励和陪伴让我在深渊里看到一丝曙光……
透过玻璃窗寻找阳光下舞动的小生命,与家人相处的每分每秒中感悟亲情的意义。
我从未像现在这样充满希望,我期待亲手触摸、感受阳光的温度,期待再次站在我最心爱的舞台 ……
希望她战胜病魔,早日康复。
人在最脆弱的时候,是最需要照顾的时候,我们的感知就会放大,会感受到很多平时匆忙之间不曾感受的东西:阳光下舞动的小生命、家人相处的温暖、自己挚爱的舞台。
在触及到生死命题的时候,你就会特别珍惜那一点点你所拥有的。
什么叫向死而生呢?
就是向死亡学习,让自己现在过的每一天即使突然发生意外,也不会后悔。
不知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假如现在让你面对死亡这个命题,你是否能够非常安详、非常平静、不留一点遗憾?
我想很多人可能无法面对这个问题的暴击,对于死亡我们还没有做好准备,还有太多想要追求的东西,但很多时候遗憾往往就是这样造成的。
葬礼主持人袁君曾经说过一个故事。
有一次,她主持了一个男士的葬礼,在无意间,他发现了这个男士的日记,就是这些日记,深深地震撼了她。
赚钱,对这个男士来说,已经麻木了,虽然他管理着很多员工,有着看起来很光鲜亮丽的工作,财富对他来说只是一个数字,但是他在很长的时间里,活得并不开心。
他完全可以选择停下来,换一个职业,他喜欢写作,袁君觉得,如果他真的这样做了,一定会成为非常优秀的作家。
但他并没有。他依然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一边处理公司内部的争斗,一边应付来自市场的压力。
他变成了一个像机器一样的人,匆匆赶路,在45岁的时候,患病身亡。
袁君读着他的日记,敬意有之,叹惋有之,悲凉亦有之……
在葬礼上,袁君公布了他一天的开销,人们惊奇地发现,这个数字甚至还比不上一个中产家庭孩子一天的开销。
他拼命赚钱,却丝毫享受不到金钱带来的愉悦。
男士在日记中写到:他最快乐的一次体验,竟然来自于一次汽车在路上抛锚,他让人等拖车来,自己则一个人步行去公司。他惊奇地发现,路边有那么多有趣的店面,他甚至看到了迎春花。
他说:“如果没记错的话,我最后一次见它应该是在大学毕业那一年,同学们看到迎春花开了,一起去踏青。”
听完袁君念出男士生前的日记,他的妻子和家人都哭了。
他们从来没有想过,丈夫拼命赚钱,他自己竟然过着这样的生活。
主持人葬礼之后,那天袁君回到家里,她没有像平常一样上网看片子、找选题,而是破天荒地下了厨房,做好了饭之后,在楼下等老公和女儿回家。
生命来来往往,岁月并没有那么漫长,一定要趁现在,每一分每一秒都要活在当下,去感知这个世界的美好,去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
好好活着,不留遗憾地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