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6-28 | 浏览次数:12248
一位17岁的高中女生,原来学习还不错,但从高一下学期开始,学习没有干劲,变得不思进取,甚至有时连作业也不做,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而且懒得跟父母讲话,变得沉默寡言。另一位就读于某重点高中的学生,在高考前夕患上了严重的考前焦虑症……这些都是心理老师咨询个案中的真实事例。青少年心理健康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孩子为什么难教养,其根本原因出在哪里?
心理学教授叶一舵博士对全省九个地市的762名幼儿、2033名在校小学生、1815名在校初中生和1481名在校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对孩子的伤害80%是来自于家庭而不是社会。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是一对问题夫妻(一个问题家庭)。
【调查数据】
两成学龄前儿童有违纪倾向
根据这份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学龄前儿童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为16.6%。其中,轻度心理问题占12.7%,中度心理问题占3.5%,重度心理问题占 0.4%。以各类心理问题的检出率由高到低进行排序,依次为违纪倾向(20.6%)、不良生活习惯(17.7%)、神经症(15.4%)。
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为20.1%。其中,轻度心理问题占16.4%,中度心理问题占3.2%,重度心理问题占0.4%。以各类心理问题的检出率由高到低进行排序,依次为同学关系(20.1%)、亲子关系(18.0%)、学习问题(15.6%)、神经症(15.5%)、违纪(14.6%)。
四成中学生有轻度心理问题
初中生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为43.8%。其中,轻度心理问题占37.0%,中度心理问题占6.7%,重度心理问题占0.1%。以各类心理问题的检出率由高到低进行排序,依次为学业压力(51.40%)、情绪不平(49.30%)、强迫症状(47.70%)、适应不良(40.30%)、人际关系 (39.70%)、抑郁(39.70%)、焦虑(38.60%)、偏执(33.70%)、敌对(30.70%)、心理不平(29.30%)。
高中生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为52.0%。其中,轻度心理问题占45.3%,中度心理问题占6.2%,重度心理问题占0.5%。以各类心理问题的检出率由高到低进行排序,依次为学业压力(59.10%)、情绪不平(58.00%)、适应不良(53.00%)、焦虑(49.10%)、强迫症状(48.80%)、 人际关系(45.20%)、抑郁(41.50%)、偏执(34.10%)、敌对(30.60%)、心理不平(26.10%)。
【调查分析】
“家庭作为未成年人成长和发展的主要背景,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调查中发现,家庭作为首要因素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最大,作为三大影响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之一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产生重要影响。
经常被打骂的幼儿有心理隐患
幼儿阶段,犯错误后经常被家长打骂的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犯错误后偶尔被打骂的幼儿;犯错后偶尔被家长打骂的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犯错后从不被打骂的幼儿;父母教养态度不一致的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父母教养态度基本一致的幼儿;“父母在孩子面前发生激烈冲突”的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 “父母从未在孩子面前发生激烈冲突”的幼儿。
学习压力越重,心理健康越差
小学阶段,学习压力越重的小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越差;上网频率越高的小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越差,违纪行为和学习问题也越多;睡眠时间越少的小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也越差。
初中阶段,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大而显著降低,随着父母文化程度的提高而显著提高;上网频率方面,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由低到高的排序依次为经常上网、从未上网、偶尔上网,表明偶尔上网有利于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民主型家庭教育最有利心理健康
高中阶段,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大而显著降低,随着父母文化程度的提高而显著提高;上网频率方面,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由低到高的排序依次为经常上网、从未上网、偶尔上网,表明偶尔上网有利于促进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家庭教养方式方面,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由低到高的排序依次为忽视型、专制 型、溺爱型、民主型,表明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最有利于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发展;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差异。
【专家观点】
“六多六少”成最常见的家教误区
当前我省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中存在很多误区,最大的误区还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就是过分注重知识,注重智力的开发,而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思想道德教育放松。可以将这些误区概括为“六多六少”、“六种无度”即:“知识传授多,知识开发少;对学生关心多,综合素质培养少;脑力劳动多,体力劳,动少;身体关心多,心理指导少;硬性灌输多,启发诱导少;期望要求多,因材施教少”;“无微不至地呵护、无节制地满足、无边际地许诺、无原则。地让步、无分寸地褒贬、无休止地 唠叨”。
问题孩子根源在于大人
“需要提醒我们的家长,几乎所有的调查和咨询实践都指向一个事实:对孩子的伤害80%是来自于家庭而不是社会。”从众多的未成年人心理个案中不难看出,未成年人心理问题的产生多少都留下一定的家庭教育不当的痕迹。所有孩子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大人的问题,问题在孩子身上,根源在大人身上。
©2018惠州市安颖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粤ICP备18052341号 技术支持:万鸿信息技术 .